01|全球清潔能源發電占比超40%
02|兩部門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
03|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加強汛期水環境監管
04|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05|《上海市核技術利用分類分級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06|全球首創!FAST工藝落地并實現產業化應用
07|中器「碳」WALK·全國首家低碳時尚新地標
08|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因為珍稀所以珍惜,用低碳行動點亮希望燈塔
09|300萬輛單車“重生記”·騎行向綠向未來
10|愛鳥周·解鎖春日新體驗
01新聞速覽
全球清潔能源發電占比超40%
4月8日,英國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發布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創紀錄增長,助推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發電量在全球發電總量中占比超過40%。
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增量一半以上來自中國。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量達858太瓦時(TWh),創歷史新高。可再生能源
發電量創紀錄增長推動清潔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總量中占比達40.9%。太陽能已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引擎,太陽能發電量在過去三年內翻了一番。
報告說,人類社會正逐步接近一個轉折點,清潔能源發電的快速增長已超越結構性需求增長。隨著清潔能源發電的持續增長以及電池儲能等技術
的廣泛應用,未來幾年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將逐步減弱。
兩部門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
4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旨為落實《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
(2024—2027年)》有關要求,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
《意見》是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虛擬電廠是具有鮮明新型電力系統特征的新型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可有效聚合分布式電源、
可調節負荷、儲能等各類分散資源,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有利于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
《意見》作為《行動方案》的配套文件,將有力促進虛擬電廠建設,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意見》總體要求:到2027年,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成熟規范,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健全完善,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
以上。到2030年,虛擬電廠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各類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
《意見》在規范虛擬電廠定義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提出推動因地制宜發展、提升建設運行管理水平、完善參與電力市場等機制、提高安全運行
水平、推動技術創新和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等重點任務。一是規范虛擬電廠的定義和定位;二是推動虛擬電廠因地制宜發展;三是提升虛擬電廠建設
運行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加強汛期水環境監管
4月1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2025年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汛期水環境監管,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防范汛期水環境質量惡化以及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通知》提出三項工作要求:一是加強汛前風險隱患排查;二是開展汛期動態研判處置;三是妥善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
02政策解讀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4月14日,人民日報訊,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挑戰,
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強。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改革的決心、開放的姿態,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習
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中多篇文章都對開放發展作出深刻論述。比如,《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指出:“中國人民將繼續擴大開放、加
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實行高水平的貿
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關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指出:“要科學認識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系,
主動作為、善于作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
民族復興偉業》指出:“我們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等等。
今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重申“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
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強調“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
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釋放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推動經濟全
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鮮明信號。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歷程已經證明并將持續證明,中國是外商投資興業的沃土,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上海市核技術利用分類分級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4月8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上海市核技術利用分類分級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旨為提升全市核技術利用單位監管效能,精準防控風
險隱患。
《辦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
結合本市實際制定;適用于對本市生態環境部門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單位核技術利用的監督管理。
《辦法》堅持聚焦重點、科學評估、統籌兼顧、數字賦能原則,嚴格實施高風險、較高風險單位監督檢查“全覆蓋”,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風險
防控;構建多維度、系統化的風險評估體系,對中風險、低風險活動實施差異化監管,提升監管效能。
《辦法》自2025年5月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5月6日。
03市場洞察
全球首創!FAST工藝落地并實現產業化應用
4月9日,上海環境訊,由上海團隊研制的全球首創飛灰處理技術,進入規模化推廣階段,成功破解長期困擾行業的垃圾焚燒飛灰處理難題,
上海“無廢城市”建設迎來新進展。
飛灰是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也是我國危廢填埋量最大的單品。以上海為例,2023年全市危廢填埋量約30萬噸,其中飛
灰填埋量高達23萬噸,占比超過2/3。
經過上海環境與同濟大學聯合團隊長達兩年多的攻關,飛灰原位爐內低碳協同減量和無害化處理工藝(簡稱:FAST工藝)落地,并實現產
業化應用。FAST工藝借鑒“海水制鹽”原理,將飛灰中的污染物分解,不僅有效削減了飛灰中的二噁英含量,嚴格控制重金屬污染,還能成功
回收氯化鈉、氯化鉀等工業鹽資源,實現廢水、廢氣零排放,飛灰填埋減量率達95%。
據悉,FAST工藝首次實現生活垃圾焚燒廠內飛灰的原位減量和無害化,為拓展既有危廢協同處置渠道開辟了一種新的工藝路徑,有望為全
球固體廢物近零填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徑。
FAST是Fly Ash Salt separ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的簡寫,是一種專注于處理垃圾焚燒廠自身產生飛灰的創新技術。該工藝不依賴
廠外處理設施,與生活垃圾焚燒廠現有設施高度協同,首次實現了生活垃圾焚燒廠內飛灰的原位減量和無害化,為拓展既有危廢協同處置渠道
開辟了一種新的工藝路徑,為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種節能降碳的新方式。憑借著減污降碳、全量利
用、可靠安全等特點,FAST工藝成為了國際首創、國際領先的垃圾焚燒廠飛灰處理工藝。
中器動態
中器「碳」WALK|全國首家低碳時尚新地標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因為珍稀所以珍惜,用低碳行動點亮希望燈塔
300萬輛單車“重生記”|騎行向綠向未來
從“騎行自由”到“回收革命”,共享單車帶來的不僅是出行方式的綠色變革,更是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讓低碳的軌跡在車輪間閉環,
讓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最具活力的脈搏。
春日低碳出行的明智之選:
短距離出行<5km:踐行“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行|5公里內公交;
中距離出行5-50km:盡量選擇乘地鐵/公交/新能源車;
長距離出行>50km:盡量選擇乘城際列車/輕軌/火車等。
愛鳥周·解鎖春日新體驗
4月12日,上海市第44屆“愛鳥周”系列活動啟動。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沿海的
灘涂濕地為遷徙候鳥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場所和停歇地。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經記錄到野生鳥類534種,占全國鳥類種數的三成左右。
近日,知名演員“打鳥”被點名,成為現象級熱點,當生態綠遇上攝影熱,中器春日三板斧,為好生態加設永不褪色“春日濾鏡”。